: 彭 三、仪器参数 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依据标准:IEC61000-4-2 GB/T17626.2 试验目的:主要模拟带电的人体或器物对设备干扰及破坏情况,用于评点电子设备抗静电破坏的能力 · 静电放电发生器 其中ESD-202A特点如下: (1)结构紧凑,小巧轻便,便于携带,为现场测试带来方便; (2)超高严酷度设计理念,提供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超高测试电压裕度,满足通用静电抗扰度测试标 准各项要求; (3)阻容套件配置齐全,枪体可方便更换阻容套件,满足不同静电标准试验要求; (4)在操作功能上引入IEC标准等级内置、强化枪控等功能,操作更加人性化 。 (5)全系列引进日本技术,参照先进产品设计制造,目前为国内。 主要技术指标 Main Specifications | 项 目 Item | 技术指标 / 功能 Technical Parameters/Features | 型号 Model | ESD-203A | | 输出电压 Output voltage | 0.5~30.0kV±5% | | 电压极性 Polarity | 正或负 | 放电电容 Energy storage capacitance | 150pF±10%(特殊要求可定制) | 放电电阻 Discharge resistor | 330Ω±10%(特殊要求可定制) | 放电模式 Discharge patterns | 接触或气隙 | 放电间隔时间 Discharge interval | 0.05~9.99s | 放电次数 Numbers of discharge | 1~9999次 | 触发模式Discharge modes | SINGLE | 单次 | COUNT | 按设定的放电次数放电 | 20pps | 20次/秒 | 测试功能 Testing functions | 内置IEC标准等级、主机自触发、主机自动电压渐升扫描、 主机极性自动切换、用户自编试验程序模式(主机附置存储/删除键) | 放电电极Discharge Electrode | 圆锥形接触放电电极及球形气隙放电电极 | 使用环境 Use of the environment | 环境温度:10℃~35℃ 相对湿度:30%~60% | 电源/消耗功率 Power/ Consumption | 单相AC85~264V,50/60Hz, 50W以下 | 外形尺寸(mm)Dimension | 主机(W)260*(H)270*(D)150mm | 重量weight | 约 5 kg | | | | | | |
2.静电放电发生器试验环境(ESDD)产品特点: 该静电放电试验台产品严格按照IEC61000-4-2和GB/T17626.2标准的要求为静电放电试验专门设计,使试验配置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试验的重复性与可比性。本试验台还可用于群脉冲和衰减振荡波等试验。,从细节着手,设计精良,工艺*,美观大方,zui大限度满足用户测试需求及高频干扰测试的扩展需要。 主要技术指标: 木桌: 参考接地板(不锈钢): 水平耦合板:(不锈钢) 垂直耦合板:(不锈钢) 1绝缘衬垫:(胶垫) ) 接地电缆: 四、试验方法及环境 1.测试项目来源 Ø 当人体穿着绝缘材料的织物并且对地绝缘时,在地面上运动时可能积累一定数量的电荷。当人体接触到与地相连的设备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时可以在0.5~20ns的时间内产生1~50A的放电电流。 Ø 虽然电流很大但因持续时间很短,故能量很小。所以一般静电放电不会对人产生伤害,但对集成电路芯片等电子产品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危害。 Ø 人体可能携带的静电电压的zui大值(图1-2)。例如当人体身着化纤织物运动时的充电电流约10-7-10-6A,总的充电电荷约(O.1~5)X10-6 C。人体对地的电容约150~250pF。若以电荷3X10-6 C计,充电电压可达5~25KV。当放电时在0.5~20ns的时间内可达1~50A的放电电流。 Ø 二次放电 当设备发生空气或接触放电后,附着在设备机壳上的电荷会通过设备机壳上的缝隙与设备内部电路板(PCB)或元器件间发生二次放电。因为设备内部PCB或元器件的阻抗较小,所以二次放电的危害有可能比一次放电更大。 2.静电放电类型2.1接触放电带电物体直接接触设备表面后的放电过程。 2.2空气放电在带电物体所携带的电荷足够多和电压足够高时,在向设备表面接近的过程中,电压会击穿之间的空气而形成的放电过程。 3.静电发生器原理及输出电流波形如图1-3。 4.试验等级 5.测试试验方法 5.1 接地参考平面(GRP)Ø 厚度不小于0.25mm的铜板、铝板或厚度不小于0.65mm的其它金属材料板材。并且安全接地。 Ø 接地参考平面每边至少伸出受试设备(EUT)0.5m。zui小尺寸为1m X 1m。 Ø 受试设备(EUT)与实验室墙壁和其它金属物体间的距离至少1m。 Ø 落地式设备与接地参考平面间的绝缘支座的厚度为0.1m。 Ø 台式设备放在接地参考平面上0.8m高的木桌上。在桌面上放置面积1.6 X 0.8m的水平耦合板,并用一个厚0.5mm的绝缘衬垫将受试设备、电缆与耦合板隔离。 Ø 如果受试设备过大而不能保持与水平耦合板各边的zui小距离为0.1mm,则使用另一块相同的水平耦合板放置在距*快短边0.3m处。两块水平耦合板用带有两个470kΩ电阻的电缆连接到接地参考平面。 Ø 垂直耦合板尺寸为0.5m X 0.5m,平行受试设备放置并保持0.1m距离。 5.2试验布置如下图。 5.3 测试步骤1.确定施加放电的测试点 Ø 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机壳上的金属点; Ø 控制台或键盘上的任何点; Ø 人机通讯点,如开关、按键、按钮等; Ø 其它操作人员易接近的区域、指示器、发光二极管、缝隙、栅格等; Ø 日常使用中需更换电池的电池夹和IC卡的插缝等。 2.选定试验等级 Ø 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及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标准中对不同产品有相应的规定。 Ø 为了确定产品的故障临界值,试验电压应从zui小值开始。逐渐增加试验电压,直至规定要求的标准。 3.试验次数 Ø 试验应以单次放电的方式进行。每个测试点至少施加十次单次放电并且以zui敏感的极性施加。 Ø 两次单独放电时间间隔至少1秒,如果系统相应时间较长,可以延长时间间隔。 Ø 试验点和敏感极性的确定通过20次/秒或以上的放电速率进行预测后确定。 4.试验方法 Ø 静电发生器应保持与实施放电的表面垂直。 Ø 放电时放电回路电缆与受试设备将距离至少保持0.2m,以免回路电缆产生的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影响试验结果。 Ø 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应选用相应的放电头。 Ø 在接触放电的情况下,放电电极应在操作放电开关前与EUT保持接触。 Ø 在空气放电时接触放电开关应当先闭合,放电头应尽可能快的接近EUT。 Ø 每次放电后放电电极应从受试设备移开,重新充电后再进行下一次放电试验。 Ø 对具体使用时,旁边可能放置有其它设备的受试设备(EUT)还应进行水平和垂直耦合板的放电试验。 售后服务: (1)设备在售后,两年内是免费维修。如果是人为的损坏故障则要按被损坏的部件的实际价格来收取费用。 (2) 公司在接到客户的后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广东省以外在72小时内赶到现场。另外如有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 培 训: 培训地点:现场。培训时间:半天。培训内容:设备使用及维护,参加人员为两人, 参加培训人员一般要求具备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